大温哥华的SkyTrain34周岁啦!你不知道的天车10个小秘密!
说到我们大温市民出行最离不开的,想必就是天车!
而我们大温的天车前几日也迎来了自己的34周岁生日啦!
距今34年前的1985年12月11日,温哥华地铁的第一条天车线路世博线正式开通运营。
SkyTrain在1986年世博会开幕前几个月开业,作为一项重要的遗产项目,它不仅能在世界博览会期间,方面蜂拥至温哥华的游客们穿梭于这个城市,而且还能满足该地区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这套全新的独具开创性、全自动化、无人驾驶的系统是当年那届世博会的一大亮点,那届世博会的主题也正是“交通与通讯:动态的世界——相连的世界”。
在这天车运行34周年期间,我们也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天车相关的冷知识吧~
关于SkyTrain历史和系统工作原理的
10个小秘密:
01
名称“ Expo Line”
这恐怕得要在大温生活二十年以上的人才知道吧,大家熟知的世博线Expo Line以前只是简称“SkyTrain”。
最初的天车系统直到2002年千禧线开通之后,才获得了“世博线”这个名字。由于天车路线变多,为了方便大家分辨,所以每一条线路都需要一个不同的名称。
02
空姐制服
在天车开通之初,天车不仅有乘务员,而且他们的所穿的制服与空乘和空姐的制服非常相似。
但这并没有持续太久,这种制服的存在仅仅是因为当时恰逢世博会,乘务员穿着统一又好看的制服,温哥华在世界面前也更有排面~
03
天车地面铺地毯?
多年以来,所有最初一批型号为Mark I的车厢都在地面上铺有地毯。可以说,这在当时简直是清洁和维护的噩梦。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天车全都选用光滑易清洁的地面啦~
04
开门靠按钮
在天车开通之初,天车是没有自动开门功能的。当天车到达车站月台时,乘客们上下天车必须先按下火车门外部或内部的按钮,才能打开车门。
这些在门上留有开门按钮的也都是Mark I型号的天车车厢。在被证明效率低下之后,这些按钮在1990年代初被禁用。
之后大部分天车经历了维护改造,很多旧车厢虽然仍投入使用,但是它们车门上的按钮不再起作用。
如果哪天你仔细观察,说不定还能在比较旧的车厢门上看到那些按钮!
05
世博线市区隧道始建于1933年
Dunsmuir隧道主要在Dunsmuir大街下,而温哥华市中心的世博线路就穿过Dunsmuir隧道行驶。
这条隧道最初于1933年完工,用以克服市中心的陡崖,使其连接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在煤炭港和False Creek的铁路站。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适应SkyTrain的基础设施,对1.4公里长的隧道进行了重大改造,这就是为什么市中心的隧道和车站站台被堆叠起来的原因。
06
金马素-百老汇站
金马素-百老汇站是由博览线百老汇站(Broadway Station)和千禧线金马素站(Commercial Drive Station)两个固有车站合并而成,分别建于1985年和2002年。
然而,直到2009年,这个换乘站同时有两个不同的名称——千禧线的金马素站和世博线的百老汇站。
为了避免乘客将该站与百老汇东街夹金马素街的百老汇站混淆,运输联线于同年9月7日将百老汇站和金马素站合并成金马素-百老汇站。金马素站成为此站的1号和2号月台,而百老汇站则成为3号和4号月台。
07
兀兰站——Woodlands Station
在新威斯敏斯特隧道东面出口的世博线轨道(最初是为千禧线建造的)的平直段是有意设计的,以便未来增设新车站。
这个车站从未建造过,它依赖于现在被拆除的伍德兰学校遗址的重建,这里曾是一所儿童精神病院。
08
加拿大专线确确实实也是SkyTrain
虽然大部分人都知道Canada Line也是天车系统中的一条线路,但还是总有人会说:
“加拿大专线不是天车。”——错误。
“加拿大专线使用不同的轨道技术,因此不是天车。”——并不,加拿大专线也是天车。
“我要在Waterfront站的加拿大专线和天车之间换乘。”——……Emmm,其实都是天车啦。
加拿大专线是天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TransLink正式冠以SkyTrain的商标。该地区有三条天车线——世博线、千年线和加拿大线。
虽然世博线/千禧线系统与加拿大线系统在设计和运行上存在差异,但使加拿大线成为“SkyTrain”的一部分的关键原因是其完全自动化和完全立体化。
天车的自动驾驶是关键因素,区别于手动驾驶的街道LRT,LRT显然就不是天车啦~
09
SkyTrain是北美乘车人流量之王
作为一个中型北美城市地区的交通轻轨,SkyTrain的乘客量水平远远超过了很多北美地区。来看看具体的数据对比吧!
SkyTrain(世博线、千禧线、加拿大线)
线路长度:80km
车站数量:53座
日均登机人数:514000
每公里平均载客量:6400人次
2025年Arbutus和Langley的扩建预测:
线路长度:102公里
车站数量:67座
2025年日均载客量预测:700000+(6900人次/公里)
以下其他北美城市的一些数据比较:
卡尔加里市 CTrain
线路长度:60km
车站数量:45座
日均登车人数:314000
平均每公里上客量:5200人次
华盛顿地铁
线路长度:188公里
车站数量:91座
日均登车人数:626000
每公里平均载客量:3300人次
西雅图轻轨
线路长度:35km
车站数量:22座
日均登车人数:75000人次
每公里平均载客量:2100人次
波特兰MAX LRT
线路长度:96km
站数:97
日均登车人数:121000
每公里平均载客量:1300人次
凤凰谷地铁
线路长度:45km
车站数量:38座
日均登车人数:50000
每公里平均载客量:1100人次
洛杉矶地铁
线路长度:169公里
车站数量:93座
日均登车人数:344000
每公里平均载客量:2000人次
10
为什么会出现紧急停车?
当异物降落到平台轨道上时,天车的计算机和自动编程怎么才能知道何时进行紧急停车?
每个天车车站的轨道都配备了轨道入侵警报系统。
在世博线上,轨道侵入警报系统是通过重量-压力板传感器检测物体的。
而之后建造的加拿大线和千禧线系统使用的红外传感器就更是先进得多了。
当前,在世博和千禧线上,每当触发轨道入侵警报时,都需要将天车乘务员部署到问题站来调查原因,并为控制中心开绿灯,以恢复列车服务。这可能是一个耗时的过程,尤其是在发生虚假警报或仅由个人物品和垃圾(包括易拉罐和报纸)触发警报时。
这也是大家为什么会在日常乘车途中遇到莫名的停车和卡顿。停车时间一般在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吧……
为了减少触发轨道入侵警报而导致的延迟,在未来几年中,TransLink将安装265个导轨摄像机,以减少来自控制中心的响应时间。
这就是今天知叔来给大家科普的:关于天车——你不知道的10个冷知识~
在祝天车生日快乐的同时,希望天车系统也能越来越完善,尽快解决现有的一些小问题!
Translink有预算的话,是可以把安全门之类的提上日程的噢!毕竟乘客的安全最重要!
来源:城市知道温哥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