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温哥华公寓成主流,100万人住进公寓!

黄三水说他搬到大温的时候,除了downtown基本看不到什么公寓。住在metrotown附近大多看见的是联排,偶见公寓也只是几层而已。便宜的独立屋二三十万加元,想买随时买得起。

但从2012年开始,大温的天际线就像电影蒙太奇一样,每年一个大变化,到2018年的时候,可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大温地区公寓数量突破60万套。
按照每套公寓住两个人计算,整个大温至少有120万人生活住在公寓里,另有数据估算,大约140万大温居民已经搬进公寓,二者折中一下算130万人好了。
黄三水说,根据2016年加拿大人口普查,大温地区居民总数为246万,算上国际学生14万,差不多有260万常住人口,也就是说现在大温一半人都住在公寓里。
所以,2018年注定是个重要的房地产拐点,若干年后的房地产媒体回顾历史时会这样叙述,大温地区居住习惯在2018年正式公寓化。
公寓化仅仅出现在大温地区吗?小编翻了翻资料,这个答案也是否定的,根据温哥华太阳报的报道,整个BC省截至2018年已经建成90万套公寓,理论上可以居住150-200万人口,而整个BC省人口总数为460万,住公寓人口比例低于大温,但对地广人稀的BC来说已经堪称神迹。
而在50年前,也就是1968年之前,大温地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多户居住房屋”。公寓、城市屋的概念在那个时代完全不存在。
1968年-1980年,大温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多户居住房屋”,但公寓和城市屋都远远谈不上成规模。直到温哥华申办“世博会”成功,BC省政府把温哥华的一块土地出售给当年的香港首富李嘉诚,从此打开了温哥华公寓化的魔盒,一发不可收拾。
黄三水最热爱的楼花也是在那时随着李嘉诚进入温哥华房地产市场,正式在加拿大落地生根的。
此后,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的三波移民潮让公寓和楼花成为财富的代名词。大量东亚移民选择买一套独立屋作为自己的住宅,然后再投资几处楼花帮自己钱生钱。
2012年,随着亚洲资本大举进入温哥华地产市场,大温天际线不断被刷新,metrotown甚至喊出了在未来20年超越downtown的口号。
对新移民来说,温哥华的公寓投资自住两相宜。但对老居民来讲,迅速公寓化意味着几代人的生活习惯被强制改变,慢悠悠的温哥华时光突然变成了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54%的受访者认为,公寓让大温变糟。
反对大温公寓化的媒体指出,35%的公寓买家并不是为了自住,他们通过炒卖和出租获利,所以公寓化看起来提高了土地的容积率,但却带来了更严重的房价可负担问题,也引发了更多的贫富矛盾。
温哥华太阳报指出,在本地激进派的眼里,公寓是海外买家和新移民共同造的孽。
黄三水对此评价说,一群连瘾君子都不敢批评的人,有什么资格对海外买家和新移民还有房地产投资者指手画脚。房子就在那里,楼花也在那里,你不去买还要狺狺狂吠,责骂买的人有错吗?
至于房地产价格不可负担的问题,地主家不肯把余粮放出来才是问题的本质,把公寓作为替罪羊毫无必要。
黄三水说,有些媒体认为富人或者说华裔富人喜欢囤积公寓,炒买楼花,让这些本该供人居住的房屋成为赚钱的工具,但问题是如果没有这些公寓,满城都是独立屋,可负担的房屋就会变得更多吗?可供居住的住房面积就会更大吗?
所以公寓是顺应时代的产物,不是大温房价畸高的原因。
小编觉得,住得起的城市就是好城市,从这个角度看,大温对很多工薪阶层的”穷人“已经不算是宜居城市。
但凡事存在即合理,房价高也不见大温居民总数越来越少,所以小编尽管穷的买不起房,却也不会把责任归于某个群体。毕竟加拿大这么大,房子不贵工作好找的地方还很多,离不离开大温都是自己的选择。
至于有人把责任推给亚洲移民甚至是华裔移民,就纯属无稽之谈了,小编在地产圈这两年看到的地产大鳄基本是西人、中东裔、印度裔,至于华裔真的不算什么,单打独斗发点小财罢了。
如果有一天温哥华完全变成公寓城市,独立屋从这里消失,小编也不会惊讶。
滚滚菲莎东逝水,房价淘尽英雄。未来温哥华高楼林立百业便利,也是一番生活美景。

来源:加拿大地产头条
———————————————————————-